發心發願
文/見刊法師


  修行無論在家或出家,最究竟的目標就是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,但在尚未達妄本空、悟真本有的階段時,不免會落入執妄為真、認賊為子之咎,因此妄想執著牢不可破,自性光明隱而不顯。

  善念、善行乃超凡入聖之基,惡念、惡行乃離經叛道之業。因此,善知識乃以「藉假修真,以妄制妄」之法,令顛倒眾生先以善捨惡,次以捨捨善,後令善惡雙泯,會妄歸真,契悟自性。是故《金剛經》云:「若人以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
  然而,「師父引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,吾人如何在業識幻海、無明暗流中擺渡至自性彼岸呢?所謂「信為行入,願為前導」,修行倘若不信是心是佛、是心作佛,則成佛度眾之弘願無由而發;願既不發,行即無所依憑;行既無所依憑,則身行、口行、心行乃隨過去業習散亂馳逸,隨業流轉,則成佛之日亦遙遙無期!

  又「行」即業故,所以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常訓勉四眾弟子要發四弘誓願:眾生無邊誓願度、煩惱無盡誓願斷、法門無量誓願學、佛道無上誓願成,即以淨願化導吾人粗惡之心行、口行、身行,方能轉識成智,清淨三業,改變障深慧淺之業報。是故 導師云:「願力大於業力,即能轉業。」

  願心願行如此重要已然而知,故當勇敢發成佛願、行菩薩道。若修行人因擔心無法承擔行願的壓力而不敢發願,應當深思:「眾生之生滅心,滅此則彼生,若不依淨願行持,則人我是非、貪瞋癡等煩惱必然念念遷流,無法止息,如此不就朝三途前行嗎?」思惟至此,不禁悚然!又復壓力源自堅深我執,因怕自己跌倒受傷,所以意城高築,畫地自限,裹足不前。然而,修行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,退則依舊長夜漫漫,業海茫茫。

  是以修行人當發大願、修大行,方能清淨身口意三業,進而突破妄想執著之重圍,雲開月現,會見自性光明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