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2
 
本期主題:圓滿福慧出坡去







三寶門中好修福

文╱見諳法師



 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要使自己的學業、家庭、事業、人生順利圓滿,就要有足夠的「福報」。不僅如此,在為人處世當中,要能排除困難,並從人生的痛苦與煩惱中解脫,還要擁有「智慧」。因此,「福慧具足」在佛法的修持上是非常重要的。

廣結善緣 落實修行

  「成佛」必須具足福慧,如佛陀具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智慧廣大而不可測,不僅通達一切世間的道理,對於出世間的解脫之道更是清楚明瞭。這一切福慧,是過去累劫累世不斷修持六波羅蜜─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而來的,一切都是因地努力實踐的功德果報。在現代工商發達、事務繁忙的狀況下,我們要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增長福慧、落實修行呢?就必須從「出坡」著手。

  藉由出坡,在佛教的寺院或精舍內發心當義工,協助完成弘揚佛法、利益眾生的志業。以中台山來說,可發心的範圍非常廣,在精舍或禪寺擔任照客,協助接待貴賓及學員;發心擔任中台山博物館的解說導覽員,為遊客導覽、介紹文物;發心擔任佛國巡禮的導覽員,帶領遊客巡禮建築、殿堂,在這當中將佛法的深義及導師 覺大和尚的悲心願力介紹給大眾;或是協助修繕、清潔打掃,在總務、機動、交通、安全……等單位發心。

  自願的「發心」,讓自己不求回報地付出時間、精神及體力來出坡做事。中台是菩薩道場,因此,發心所參與的活動不僅能完成自我的修行,同時也接引了廣大的群眾。繁忙的法務,能匯聚眾人的心願,共同完成利益大眾的度眾事業。

  在發出善心為大眾服務的同時,也能使內心得到平靜、安定與法喜。而在完成坡務之後,無形中也累積了許多福報。此外,在出坡作務中,我們也可以學習到如何有效地進行溝通,眾志成城,達成使命;並能結識許多同參道友,分享彼此的修行心得及人生體驗。

  從前,有一位比丘走在路上時,一位占相的婆羅門看了他的相貌,就對比丘說:「你的壽命將盡,七日後就會往生。」比丘聽了並不以為意。七天過後,婆羅門又遇到了這位比丘,婆羅門訝異地說:「你在這七天當中做了些什麼,怎麼能夠活到現在呢?」比丘回想這七天的生活,一如往常,並沒什麼特別。婆羅門堅持一定要他仔細想想看,比丘再一想,就說:「有一天,我在寺院旁邊經行時,發現牆上有一個洞,就順手拿泥土將洞填補起來。」婆羅門驚訝地說:「佛門內隨手布施的發心功德,真是不可思議!」由此可知,寺院是眾人修行、弘揚佛法之處,隨手所修的福報都是非常殊勝的。

由事顯理 福慧駢臻

  太虛大師曾說:「人成即佛成」,即是藉由事相上的磨鍊來成就自己,在與人共事當中,學習放下我執、我見,達到圓融無礙。進一步來說,若能在出坡作務當中,返觀自心是否隨境而轉?遇到「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」八風境界時,是否持心不動?祖師云:「行亦禪,坐亦禪,語默動靜體安然。」 導師亦常開示:「隨順覺性」、「站得住,站得長」,就是提示我們──動中不動,才是真修行!

  我們從周利槃伽特尊者掃地而開悟證果的公案可知,在認真出坡的同時,銷歸自性,在心性上用功,也能夠成就道果。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座下時,於大寮舂米,持續保養聖胎,最終大徹大悟。

  福報與智慧,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。有了福報,做任何事情都能順遂;有了智慧,才能圓滿處理一切問題,並解脫煩惱、痛苦。福報是從修習善法、與人結善緣而來,因此,想要修福修慧,就必須親近三寶,以實踐佛法的發心來出坡,才能圓滿福慧。

  在出坡作務當中,圓滿六度,廣結善緣,更重要的是,藉境練心,使這一念清淨心與覺性恆常現前,這才是真正的「福慧出坡」。因此,欲使家庭、學業、事業、人生圓滿,修福修慧是我們最重要的功課。走!讓我們圓滿福慧出坡去!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