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6
 
本期主題:諦聽眾生







  人與人之間,多一點同理心,就會多一些理解;多一些理解,就能多一些接受;多一些接受,就多一份包容;多一份包容,就多一分和諧。

  同理心,是和諧的源頭,也是慈悲心的前提。

  同理他人,必須用心諦聽。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,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。



視人如己 與眾浮沉

文╱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諶法師

  在我們所生存的大千世界中,有許多與我們有緣的眾生。眾生有許許多多的煩惱與苦楚,而菩薩慈心觀照,廣度無量無邊眾生。菩薩悲愍一切眾生之苦,悲心諦聽,拔苦予樂,謂之菩薩心。當我們開始了解慈悲的精神,我們才開始學習如何作一個菩薩。

  為什麼要作菩薩?是因為要喚醒沈迷中的眾生?要傾聽眾生內在的聲音?原來,我們的內心常存在著一種「物我同體」的情操,不時地召喚我們幽微深處的直心、深心與悲心。南北朝時期所刻造的思惟菩薩像,低眉含視的面容,就像在傾聽、思索,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菩薩諦聽眾生的無盡慈悲。如果願意,我們也能成為諦聽眾生的菩薩。

如眾之心 悲願同體

  諦聽,是對別人的處境與感受有真實的理解。一般人常說,「傾聽」是心靈最佳的良方。誠然,能專注傾聽別人的訴說,確實能給別人安慰與寄託。然而,雖然我們很願意成為別人的垃圾桶,能對他人的傷痛感同身受,但是,傾聽者與傾訴者之間,終究存在著心靈的界限。諦聽,應不僅是當眾生傾訴的對象,也不僅僅是同情,而是一種同悲同感的真正了悟,進而化此慈悲同理為願力、願行。

  當我們翻開佛經本緣部,其中描述世尊成佛之前的種種行化,無一不是菩薩無盡的悲心,以全然的身心投入救拔眾生的苦難之中。如果不能對眾生的苦難有真正的體解,如何能成就此事?

  因此,菩薩真正的諦聽,是了悟眾生皆具佛性卻迷不知返。看到別人,想到自己;想到自己,推想別人,就能以慈心救人於水火,甚至不惜自身安危。儒家說,「仁」即是「忠恕」之道,忠是盡己,恕是體人。「恕」,就是「如心」之意。如誰之心?如他人之心。如心,即是「同理心」的表現。能如實地了知眾生之心,並融入他人之心,即是儒家所說的:反求諸己,推己及人,進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所以,君子體人,以成就仁德,推到極致則為「無求生以害仁,有殺身以成仁」,此正是佛法中的大菩薩精神。

視眾如子 慈心無緣

  菩薩能如眾生之心,體眾生之心如己,無二無別,大化萬法,體玄一如。菩薩以慈心為絹網,以悲願為舟筏,諦聽返聞,上與諸佛如來同一慈力,下與眾生同一悲仰,體道無遺,俯同眾生而行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四攝法,廣行六波羅蜜。不但在理上精進,化此無量、無緣之慈悲而為度化的力量,塵沙劫中不退菩提之心,有願斯有行,有行斯有願,不斷地從實踐中去落實弘願。以此行成此願,以此願發彼願,重重無盡,相續不斷。所謂「沒有眾生,就沒有菩薩」,不但自利,復能利他,成就眾生也就是成就自己,以萬行之因花,莊嚴無上佛果。

  慈悲無國界,慈悲無障礙,慈悲無冤親。應當發起菩薩大悲之心,視眾生如一,萬物泯然同體,無有分別,不起冤親,無緣平等,起大慈忍力,同體大悲。經云:「譬如父母見子遇患,心生苦惱,愍之愁毒,初無捨離;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,見諸眾生為煩惱病之所纏切,心生愁惱,憂念如子。」諦聽如聞見,菩薩聞聲救苦,不捨一眾生,實不負佛恩。

  慈悲喜捨利人天,化世導俗平等忍,同體無礙智慧圓,世世常起大願行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