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6
 
本期主題:諦聽眾生







  人與人之間,多一點同理心,就會多一些理解;多一些理解,就能多一些接受;多一些接受,就多一份包容;多一份包容,就多一分和諧。

  同理心,是和諧的源頭,也是慈悲心的前提。

  同理他人,必須用心諦聽。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,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。



感同身受

文╱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聰法師

  同理心,是一種設身處地為他人感受著想的心。淺顯一點來說,是一種同情心;深入一點來說,是一種平等心、慈悲心。俗諺云:「處富貴之時,要知貧賤者的痛癢;值少壯之日,須念衰老者的辛酸;入安樂之場,當體患難人景況;居旁觀之地,務悉局內人苦心。」這就是同理心的表現。

同理與仁心

  以儒家而言,同理心即是仁愛之心。仁愛是修身的根本,修身更是齊家治國的基礎。孔子在《禮記.禮運大同》篇中所說的大同世界:「人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;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矜寡孤獨廢疾者,皆有所養。」此即仁君以仁存心,以仁修身、治國的成果。大同世界是由同理心、仁愛心構築而成,人們互相愛護、彼此扶持,所以老年人能得到奉養,壯年人能各司其職,年少者能得到撫育,身體有疾、生活困難者,因有社會的良善制度,人與人間的互助關懷,也都能安心生活。古時的雪中送炭,今時的愛心捐助,都是人們以同理心修身而展現出的具體行動。

  在現今的社會中,假使我們能對他人的境遇感同身受,進一步具體實踐同理心,不論是個人的人際關係,乃至社會的和諧,都能有所提升。例如:由於了解工作的壓力,因而願意幫忙分擔同事的工作;由於知道生病的痛苦,不吝給予病人關心、慰問,給予溫暖。在與他人共事時,因為能夠理解、體諒、包容他人的不圓滿,並且能夠反省自己的不足,所以不會產生衝突及分歧。因為同理心,我們的修養就會更趨圓滿,人際關係就會更加和諧。

  倘若沒有同理心,不願設身處地去理解、體諒他人的處境、感受,一味地指責他人的過失和不足,那麼,諸多煩惱、怨尤便由此而生。因為不能體諒,所以不能包容;因為不能同理,所以不能理解、退讓。人與人的相處,就是因為這些心結、嫌隙,造成種種衝突、矛盾,關係逐漸冷淡,乃至產生加害的想法及行為。人際關係的冷漠、惡劣,影響的就是社會的安寧及人情的冷暖。

  同理心,說之容易,具體實踐卻要下一番功夫。如何具體實踐同理心?《論語》中記載,孔子「見齊衰者,雖狎,必變。見冕者與瞽者,雖褻,必以貌。凶服者式之。」孔子見到服喪的人,雖是平素親近之人,也一定變容表示哀悼;遇見穿官服的人和盲人,雖是常見的人,也一定表現出禮節;坐在車上看見穿著喪服的人,總站起來手扶車前橫木表示同情。這些生活細節,說明了孔子所懷有的仁心、同理心,而這正是最寶貴的人格特質。

  此外,「孔子食於有喪者之側,未嘗飽也。子於是日哭,則不歌。」孔子在戴孝者旁側吃飯,從未吃飽。假使弔親友之喪,當日就不再唱歌。這是因為「食於有喪者之側」,哀戚情深,難以下嚥;弔唁後,餘情縈懷,無意為樂,自然不歌。孔子的惻隱之心,是時時隨境遇而自然流露的,這便是同理心的展現。

慈悲與利他

  一般人對於相同處境的人較能產生同情,對於未曾有的經驗,較難生起憐憫之心,因此,同理心須在日常中培養,在類似的經驗中,發揮感同身受的精神。例如:肚子餓時,想到世上有很多眾生正在受著飢渴之苦;天氣寒冷時,想到有人正餐風露宿;不希望被人取笑,因此也不嘲弄他人。因此,即便是沒有經驗過的境界,只要多一份留心及觀照,也能夠長養自己的同理心和慈悲心。

  世間的同理心,是一種關懷、體諒、良善的心,沒有人我的界限,因而能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」,但仍止於人道;佛法的同理心,是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無論有緣、無緣,一切蠢動含靈,皆以慈悲之心平等對待,予樂拔苦。

  日常生活中,我們應如何依照這些道理落實同理、平等、慈悲的精神?重點在於把別人放在自己前面,遇事皆替他人想。心中無我,自然想到的都是他人。凡事多為他人著想,就是慈悲;臨事沒有自己,即是利他。當慈悲與利他成為一種修養及生活習慣,當下就是菩薩!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