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7
 
本期主題:知與行







  明明知道,卻做不到,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。

  如何縮短「知」與「行」之間的距離,將所習得的知識,內化為自己的態度和行為,從學習者轉變為實踐者,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成功祕笈。

  運用這份成功祕笈,喚醒心的力量,不再掙扎、勉強,不再找藉口,戰勝習氣,創造每個人都希望擁有的零阻力人生!



信心與練習

文╱普賢精舍襌修班學員 傳融


  身為一名輔導專業人員,在經年累月的工作生涯裡,處理的個案不計其數。所謂「一樣米養百樣人」,個案的身分背景與問題各異,有蹺家國中生、雛妓、吸毒、酗酒、憂鬱症患者、老年喪偶悲傷處理等。有些個案在輔導後回歸正常生活,有些則在惡性循環中無法自拔,不禁讓我深思一個問題:「究竟這當中的關鍵在哪裡?」是性別的影響嗎?還是年齡的因素?酗酒比吸毒容易戒除嗎?還是一切歸咎於性格?

知見引導行為

  艾里斯(Albert Ellis)創立的「理性情緒療法」,結合了認知理論及行為療法,主張「人們可能擁有理性、合理的想法,也可能擁有不理性、不合理的想法。當人們按照理性、合理的想法去行動時,他們就會感到愉快、富有競爭精神且使行動有成效,反之則不然。」因此,當人們改變自己的信念,情緒與行為也會隨之改變。

  用這樣的理論來審視個案的成功與否,關聯性便昭然若揭。能獲得改善的個案,通常願意接受輔導者的建議,並將想法化為行動,進而獲得脫離困境的機會。反觀失敗的案例,並不是不了解治療方案,而是有太多的「但是」,使他沒有進一步建立認知與行為的連結,於是始終在幽谷徘徊,無法得見山頂的陽光。

  阻礙行動的「但是」從何而來?通常是對改變以後的結果信心不足,以及固執於自身習性的結果;以佛法而言,就是不明白因果的道理。所謂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」,具有正知正見的人,深深明白因地努力的重要性。一般眾生的習性,則是重複相同的行為,卻期待有不同的結果,如此只會換來深深的失落與持續的打擊。

  改變習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因為習氣在無數劫的輪迴中點滴累積,已經與我們產生了緊密的結合。假使夢想著一覺睡醒就能脫胎換骨,無異緣木求魚。唯有藉著刻意的自我訓練,挑戰習性,才能逐漸除塵去垢,還來明珠本色!

四攝方便化導

  輔導的工作是一條雙向道,輔導者與個案必須充分合作,才能達到治療的目標,因此,「信心」與「練習」,同樣是專業輔導者自我要求的項目。怎麼說呢?假使輔導者對個案的復原沒有信心,也不相信個案的自制能力,個案如何對自己有信心呢?身為輔導者,要能以「四攝法」來處理與案主的互動,也就是──以專業技能緩和案主的憂懼不安(布施攝);以智慧、慈悲的話語肯定案主具體的努力與進步(愛語攝);提供必要的協助,使案主有擺脫困境的機會(利行攝);從案主的角度訂定合理的目標(同事攝)。以上種種,不是憑空想像,也不是天生具足,還是需要老老實實地反省與練習。

  若把求助者的角色放寬,「三界久居,猶如火宅,有身皆苦,誰得而安?」流浪諸有的我們,不都是向佛陀殷殷祈求、渴望離苦得樂的個案嗎?佛陀為我們開的處方是:「息滅貪瞋癡,勤修戒定慧。」我們是否日夜常念、時刻警惕呢?我們是否真切體悟空性的道理,懂得藉假修真、不著於相呢?對於自身的光明本性,是否也能捨妄歸真、堅住不移呢?一問又一問,一念再一念,菩提之道無他,唯有思惟、思惟、再思惟,精進、精進、再精進,具足真切的信心、持續的實踐,終能進趣菩提,速登正覺,永斷生死,常住快樂!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