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8
 
本期主題:解開命運密碼







  前因注定,是宿命論;積極改造,是緣起論。

  世間萬象的存在,必須因與緣合才有結果,如同禾苗需要種子、土壤、水份、陽光等條件和合,才能生長。

  因緣果報法則,為人生開啟了無限可能。智慧善觀,創造緣起,就能解開命運的密碼!



改變命運的關鍵

文╱見俞法師

  每個人都希望能擁有富貴、美好的人生,也都曾為這個目標努力過。然而,有些人過得很踏實,有些人卻覺得處處不如意。問題出在哪裡呢?在於對因果觀念的認識不夠。

知命運 達禍福


  過去,有一個年輕人在南京當兵時,曾請一位相士算命。相士算定他未來將離鄉背井,並有二女為妻,是大富大貴之命。後來,年輕人來到台灣,娶妻生子。由於必須經常留守在營,妻子被人拐跑。友人同情他的處境,便為他物色一位姑娘為妻。這些,正如算命先生的預料,命運似乎真的是老天注定的。本以為將大富大貴的他,到了晚年卻始終未見幸運之神的降臨。在一個偶然的因緣下,老先生認識了佛教。一天,他看到佛書上寫著:「行善之人,福雖未至,禍已遠離;行惡之人,禍雖未至,福已遠離」。老先生豁然開朗,想起過去當兵時曾與人合夥盜用軍物販賣,因此,原本能夠富貴的命,便因此遠離而去了。

  從上述故事可以發現,人的「命」固然是以過去所造的業為基礎,但假使造惡多端,減損福德,即使本有大富大貴的命,也將隨之改變;反之,若能了解修善培福的道理,多方面累積善因、成就善業,「運」勢就可以改變命的結果。

  故事中的年輕人,由於過去所做的「善因」,原本可以擁有美好的人生,這是今生本應成熟的「善果」,然而,由於對因果道理的認識不足,造作惡業,使得即將成熟的「善果」也跟著消耗掉了。

修善因 得善果

  因此,佛教中的因果道理,並不是宿命論;假使認為因果即是宿命,就曲解了佛法的真實意涵。若真有宿命,自己就不是生命的主人,而是被命運所主宰,永遠在三界中輪迴,無法出離;反之,正因為有因緣果報的道理,我們才得以積極地創造因緣、善用因緣,並藉此轉化業力,改變自己的命運。懺悔罪業、行善積福,以真誠的態度時時檢討自己的作為,斷惡修善,才是改變命運最根本的方法。

  唐朝宰相裴度,在準備考進士時,一位相士對他說:「你縱理紋入口,沒有福德相,不但考不上,將來還會餓死。」其後,由於拾金不昧,救了一家五口人的性命,因而改變了原有的運勢。幾天後,裴度再遇相士,相士驚訝地說:「你的相貌完全改變了,一定是累積了許多福德,將來必定福祿具足,在一人之下、萬人之上。」不久,裴度進京考試,中了進士,後來果然官居宰相。由於裴度的一念慈悲,不貪取他人財物,不但無意中救了他人的生命,也因而改變自己一生的命運,證明「命」確實是可以改變的。

  古德云:「如是因,如是果。」又說:「欲知過去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未來果,今生作者是。」因果不是迷信,而是一種定則,種什麼樣的因,將來就能得什麼樣的果。世間上,無論是事、無論是理,都離不開因果。在學校求學的學生,努力用功學習,這是「因」,是在「因」上修善法;持續不斷地精進努力,達到五育均衡發展,學業有所成就,這就是「果」。所謂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,耕耘是因,收穫是果。明白因果的道理,即使現前因緣不佳、果報不好,也不會怨天尤人,因為了解一切都是過去未曾種善因或努力不足所致,只要現在從因上去努力,時時檢討、改進,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,當因緣和合時,學業、事業、道業自然成就!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