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9
 
本期主題:正面思考的力量







眼界決定境界,思路決定出路。

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,而是所朝的方向。

凡事都有正反兩面,發掘良善的一面,就能發現希望;

更改思考的「負面腳本」,就會發現人生劇本亦因此改寫!



境界的善思惟

文/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寅法師

   阿基米德說過,給我一個支點,就可以挑起一個地球。

  其實,不管地球再大,對我們的心念而言,只是一個境界。當我們老是惦著挑不動它,徒增妄想時,槓桿那端的「地球」,就會變成我們的煩惱,像雪球一樣愈滾愈大。

  儘管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,乃至能移山填海,但心中的煩惱卻不易移動絲毫。

  境界的重量幾許,能讓我們心情沉重不已;有沒有一個支點,可以為我們挑起心中的苦惱?

境界的重量與支點

  境界的好壞,能在我們的心裡形成多少的重量?好的境界,讓我們心情輕飄飄的;痛苦的境界,讓我們沉重萬分。但是,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究竟是重?還是輕?其實,非關輕重、大小,非關明暗、通塞,只因境由心生,隨著自心的分別,而讓境界有了重量。

  四祖道信大師云: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起於心。心若不強名,妄情從何起?妄情既不起,真心任遍知。」原來,境界的重量來自於我們的妄執。原來,所有的美麗與幽暗,出自我們心中的標籤。所有的悲歡離合,都有我們的患得患失!《金剛經》早已明白指出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」我們仍然為了一時的夢幻空花,而自苦惱不已。

  面對境界的心念,帶著我們造業。善念成就善業,惡念牽引我們受苦。有功德天就有黑暗天,苦樂相隨,豈能盡如人意?我們不能逃避境界,卻能藉由光明面的正向思考,鼓舞勇氣,帶來希望。如此說來,「正面思考」不啻是幫我們挑起心中境界的支點。

  從佛法來看,正面思考是一種思惟修,也是一種善法的薰習,以善的心念取代負面的心念,也就是所謂的「以楔出楔」。將心靠在善法上,就能不隨惡業牽引,而能「隨緣消舊業,更莫造新殃」;進一步,還要努力修福修慧,福報具足了,漸漸就能走出心中的黑暗無明,遠離負面情緒。相反地,假使只在境界上取捨,怨天尤人,看不到境界的因果真相,就是負面思考的迷失,徒自陷於境界的苦執當中,無法出離。

  佛法的「四正勤」告訴我們:「已生善念令增長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惡念令滅除,未生惡念令不生。」正面思考是一種善思惟,是轉念的方便法門,目的就是要扭轉卑慢凡情所生的負面情緒,遠離心中的熱惱。進一步,還要對治心中的無明煩惱,才能根本遠離受苦的因。所以,佛法的「八正道」談「正思惟」,進一步還要「思惟修」,因為再高明的思考,必須落實在修行層面才有意義。

法門的方便與究竟

  思惟修也有頓、漸的差異,應當應機施教、應病予藥。小乘行者主張斷煩惱,大乘則是轉煩惱,無上乘悟到「煩惱即菩提」,若於初心不起妄分別,何須假止觀之方便?過去,僧肇大師無畏於姚興的威逼,而被拘禁問斬。大師臨刑前作了一首偈:「四大原無主,五陰本來空,將頭臨白刃,猶如斬春風。」最大的境界莫過生死,業力所逼,安能無懼?然而,恐慌、悲泣無濟於事,洞悉無常的智者,心無掛礙,安住正念,忍心不動,故能生死自在。又如,金碧峰禪師契悟空性,故能對閻魔發出豪語:「鐵鍊鎖得虛空住,方可拿我金碧峰。」思惟修成就了,將心中的無明煩惱照破,就能達世知幻,成就正知見,就有處世的智慧。

  宋理學家王陽明云:「知善知惡是良知,為善去惡是格物。」能知善惡的這念心,明辨是非,遍知無礙,不住善惡,故曰良知,也就是人人本具的覺性。透過覺性的覺察、覺照,洞悉煩惱妄心的無常、無我,故能不昧於境界,真正產生安定身心的力量,處處作主,隨遇而安。經云:「念念照常理,心心息幻塵,遍觀諸法性,無假亦無真。」依性起修,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,就是良知良能之起用。

  若未能契悟緣起性空之理,在事上也不礙漸入,故說「為善去惡是格物」。格物,就是革除心中的物欲。物欲乃因不正確的知見而起,透過對真相的認識,就能不執著於境界,藉由思惟而生的觀照力,將心結解開,勤於六根上懺除情欲,改變習氣,不再於同一境界上重蹈覆轍,如此持續不斷地「為善去惡」,最後心清淨了,也能安住於至善真理。

  有正見,才能有正思惟。因此,凡事要從因果、心性之理來理解,才能看到真相,也才能返照自己的妄心,息滅貪瞋癡,這就是思惟修的基礎。以能思的這念心,檢討反省,改變自己的無明、習氣,就是觀照法門;最終,思無思思,不執著於能思之心、所思之境,就是解脫法門。從世間善到出世間善,最後仍要以中道第一義為所有善法的依歸,才是真正融通思惟修的方便與究竟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