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2
 
佛國巡禮









萬佛殿

文/編輯部

  遙望中台禪寺建築,正中央的蓮瓣狀大帷幕玻璃造型優美別致;透明帷幕中,一座巍峨、典雅的佛塔涌現空中,猶如整棟建築的智慧之眼。步入佛塔所在的十六樓萬佛殿,高敞、明亮的空間,令人豁然開朗,四周氣勢宏偉的萬佛牆,更震撼了所有參訪者的心。

藥師七佛塔

  中台禪寺為「塔寺合一」的現代化佛教建築。從歷史淵源來看,塔式的建築外觀,是由印度佛塔演變而來;而藥師七佛塔矗立於禪寺中軸線裡,形成「塔中塔」的創新風格,具有宗教、藝術及歷史傳承等多重意義。

  藥師七佛塔共有七層,高度二十七公尺,為八角形樓閣式木塔,是一項傳統大木作,不含螺絲、不著釘痕,而是運用巧妙的斗拱結構來支撐,並以精緻工法榫接而成。隋唐風格的佛塔,外型疏朗、渾厚,莊重、從容的力道與美感,在重樓飛簷間展露無遺,散發出禪宗道場簡潔、內斂的道風。緬甸柚木的古樸色澤與淡雅幽香,突顯出寶塔的沉穩與莊嚴。七佛塔的建造,保存了在世界幾近凋零的木造佛塔技術,為寺院的寶塔工藝留下見證,也無聲地傳達了導師 覺大和尚保護、發揚傳統藝術及佛教文化的理念。

  每層佛塔中各供奉一尊銅製藥師七佛:善名稱吉祥王如來、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、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、無憂最勝吉祥如來、法海雷音如來、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,以及藥師琉璃光如來。藥師七佛又稱「七躬醫王」,各住於東方四恆河沙至十恆河沙的世界中;在因地中行菩薩道時,各個發願拔濟眾生病苦憂惱,令得身心安泰、災厄消除,並以佛法妙藥惠施眾生,令其速證菩提。此七佛誓願弘深,因此感得七寶嚴飾、清淨香潔的國土,以廣大願行現無邊身,教化一切有情。

  塔身內壁刻有清代常州天寧寺的五百羅漢聖像,每尊羅漢神態各異,形貌活潑,栩栩如生。原版天寧寺石刻羅漢像,在藝術表現上具有極高價值,寺院後毀於祝融之災,五百羅漢像亦無能倖免。本寺依原版拓本,以手工線雕木刻方式重新呈現,為湮沒的佛教古蹟賦予新的生命。聖像風采今得重現於世,彌足珍貴。

  佛塔的外部廊道牆面上,嵌有銅版蝕雕鍍鈦的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,古銅霧金的經文,字字敷演甚深微妙的實相大義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在在處處,若有此經,一切世間天、人、阿修羅,所應供養;當知此處,即為是塔,皆應恭敬,作禮圍遶,以諸華香而散其處。」佛經為如來親宣之教法,闡明世間、出世間的真理,因此稱為法身舍利,與真身舍利等無差別;對於鐫刻佛經的佛塔,應如敬奉舍利一般尊重禮敬。藥師七佛、《金剛經》及羅漢聖像同時供奉於塔中,佛、法、僧三寶圓滿具足,為佛教命脈存續之象徵,禮敬佛塔的同時,亦是禮敬三寶。

  佛塔高居十六樓,呈現《法華經》中如來宣說正法時,寶塔從地涌出的吉祥瑞相,代表著本寺顯揚聖教、饒益群生的使命,益顯寶塔殊勝難名。佛塔特別以防蛀、防腐、耐久性及穩定性俱為上乘的緬甸柚木為建材,可經歷百年而不朽壞、變形,令此七級浮圖百世千生為大福田,普令一切瞻禮、讚歎者得福生善,乃至發起道心,進趣涅槃妙果!

萬佛牆 ‧ 天花

  萬佛殿四壁,是由萬餘尊銅製消災延壽藥師佛鑲嵌而成的萬佛牆,並有較大的八十八佛分布其中。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刻造千佛碑,洞窟中亦繪有千佛牆,本寺將這項造像藝術發揚光大,建造成規模更為盛大的萬佛牆。昂首仰望,一尊尊佛像櫛次羅列,向上直貫三十九公尺高的天花,應現十方諸佛海會雲集之勝境,使整座殿堂宛如萬佛護佑之佛國淨土。

  消災延壽藥師佛即是藥師琉璃光如來,為藥師七佛之一,至心供養者可隨心滿願;八十八佛皆為過去古佛,稱名禮敬者得除滅罪愆。所謂「佛佛道同」,每一尊佛之威德、智慧與廣大願行皆是圓滿無礙,因此,瞻禮萬佛,即是瞻禮恆河沙無量諸佛。

  所有的銅質壁佛皆以純手工雕製,每尊佛像須費時六至七日方能完成。一方方平凡無奇的銅片,經歷過火、冷卻、上膠、刻線、鍛造、拋光、電鍍等繁複的程序,在工匠的捶鑿、琢磨與水火的交替淬鍊中,蛻變為法相莊嚴的聖像,如是壘砌成磅礡恢弘的萬佛牆。這項艱鉅的任務,在建築落成前數日方告完成,展現了四眾弟子不可思議的願力。中台禪寺之建設亦是如此,一石一瓦、一柱一椽,在大眾夙夜匪懈的努力下,構築出輝煌燦爛的莊嚴梵剎;每座殿堂皆是無數心血之累積,每尊聖像皆由真誠的信念所鑄就。

  佛像的頭部後方鏤空,以安全節能的高科技產物──光纖作為光源,青、黃、赤、白四色頭光交替透顯,柔和的光芒流瀉四方,引領來訪者親身感受經文「光中化佛無數億」的境界。參訪者沐浴在諸佛慈光中,便能體會到安詳與寧靜。

  位於二十三樓採懸空式蓮花台的基座下方,有四十二尊玻璃噴砂佛像,彰顯菩薩歷經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之四十二位階,最終成就佛果之修證次第。在萬佛殿兩側的V型開口處,則有一百零八尊噴砂佛像。「一百零八」代表凡夫心中煩惱的總數,提示大眾「煩惱即菩提」之深義。

  萬佛殿頂端的天花,是一朵象徵清淨無染的白蓮。層層相疊的花瓣在光纖照明的襯托下,如同湧動的波浪,表現出華藏世界香水海重重無盡的景象。蓮花中央呈空心狀,從花瓣之間綻放十道光芒,隱含著一心生十法界、十法界會歸一心的佛法要旨。

帷幕玻璃

  萬佛殿前後,兩幅巨型的蓮花瓣型帷幕玻璃,連結了殿堂內外的景致。白晝時佇足殿中,天光雲影、山色煙嵐盡收眼底,攬大千勝景為殿堂風光;當暮色四合,藥師七佛塔的光輝遐邇同見,殿堂中靜謐的氛圍也由內向外無限延伸。

  高三十公尺、寬十六公尺半的大帷幕玻璃,由德國專業廠商所開發,是一種無框架、無背檔的抗拉結構玻璃,以水平及垂直鋼索交織成主要結構,再藉由與鋼索連結的爪具來固定每一片玻璃,不僅透光性高,也能耐受強大的風壓及地震力。在遭遇外力作用時,能產生類似網球拍的受力原理:玻璃承受的力量傳至爪具,再分散至鋼索,最後傳至鋼構。中心位置可產四十三點九公分的最大位移,約合二十噸的拉力,安全係數極高。

  夜間,佛塔和煦的光明透過帷幕玻璃照臨大地,正似諸佛以慈柔、睿智的眼神俯瞰一切有情;亦如塵世中的燈塔,在長夜闇冥中指引方向,引導芸芸眾生返回心靈之家。佛菩薩深廣無盡的願力,向外宣流於十方法界,眾生誠摯祝禱之心,也在凝望佛塔時獲得撫慰。通透、明淨的帷幕玻璃,除去了內外的界限,使諸佛法界與眾生法界交互含融,也為道場增添畫龍點睛的效果。

會古通今大乘心

  萬佛殿的設計,在延續中有創新、在傳承中有突破,煥發出佛教建築的嶄新氣象;佛教藝術、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,在這座殿堂中展現了極致而完美的結合。

  三千年來,從西天到東土,佛教建築隨時代及地域的不同而迭有變遷。古今中外迥異的建築語彙,宣揚的卻是一脈相承的佛法大意。印度半圓形的窣堵波與中國高聳的寶塔,皆為表達對佛陀的崇高敬意,並向大眾提示自性清淨之理。古德云:「佛在靈山莫遠求,靈山只在汝心頭;人人有個靈山塔,好去靈山塔下修。」參禮佛塔時,若能體會能禮之人與所禮之佛,其本性無二無別,便是禮佛塔廟之真義。而南北朝石造的千佛碑,與萬佛殿中銅製的萬佛牆,除了讚頌諸佛功德之外,皆具有相同的意涵,欲令見聞者生起「人人皆能成佛」的堅固信心。

  由此觀之,創新並非為了揚棄過往或標新立異,而是源自於大乘佛法的慈悲與智慧。為了普被三根、妙契群機,以莊嚴伽藍為度眾的方便,藉現代化道場廣納有緣大眾。願所有參禮者皆能在佛像慈藹的眉宇間、在殿堂璀璨的光明中,獲得清涼與法喜,沉澱內心的紛擾,乃至親見自性靈山。所謂「微塵剎土不隔毫端,十世古今不離當念」,有情眾生能見、能聞的清淨自性,本無古今中外之別,這念震古鑠今的覺照之心,是傳統,亦是現代;是豎窮三際,亦是橫遍十方!

  佛塔起源於印度,梵文稱stūpa,巴利文稱thūpa,中文音譯為窣堵波、塔婆,又稱為浮圖、浮屠或塔。窣堵波意指隆起的土堆,在印度習俗中原為貴族階層的墳塚。佛成道後,有二商人求得世尊爪髮起塔供養,是為佛塔之嚆矢。佛涅槃後,佛弟子建造十塔供養佛舍利及遺物,阿育王時更廣建八萬四千舍利塔。後來,佛塔除了供奉佛陀遺骨以示尊崇外,也逐漸演變為聖地的標幟及莊嚴伽藍的建築。東漢明帝所建的洛陽白馬寺塔,是佛法東傳後中國最早的佛塔。

  印度最早的窣堵波由基座、半圓形覆缽、方形平台及塔剎所構成。傳入中國後,與瞭望塔(watch tower)融合而成中國式寶塔(pagoda),並發展出樓閣式與密檐式等形式,外觀也由圓轉方,且有六角、八角至十二角等多樣化的造型。

  佛塔是早期寺院的主要禮拜對象,除了獨立建造之外,在當時開鑿的石窟寺院的支提堂(禮拜殿堂)中往往立有佛塔,以供佛弟子繞塔、瞻禮;整座寺院也大多以塔為中心而建造,四周有佛堂、僧院或其他小塔。唐、宋以後,由於佛塔功能改變,其位置移至主殿前、後或居於寺側,或是於中軸線兩側形成雙塔的結構。

  見塔如見佛,禮敬佛塔即是禮敬佛陀。佛弟子對佛塔恭敬合掌、禮拜、供養,或是右旋(順時針方向)繞行,皆有無量福德利益。

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