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0
 
本期主題:恰到好處的智慧







  日常生活中,有許許多多的選擇,不時在考驗著自己,如何取得人事物的最佳平衡?

  佛法告訴我們「處中得道」,儒家亦強調「中庸」之道。中則不偏,不偏則事無不平、人無不和。恰到好處的智慧,是人生第一等學問!



善調

文/見恰法師

  日常生活中,人們總是喜歡、追求恰到好處的呈現。吃的菜餚,火候要恰到好處,不夠熟,可能生澀得難以下嚥;過熟,味道就走樣了。穿衣服要符合氣候,穿多了太熱,穿少了則無法保暖。開車要在速限以下,超速了容易發生危險,過慢了則造成交通阻塞。為人處世,過於剛強則不能與眾和合,過於柔順則無法有效處理事情……因此,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中,佛以琴弦為喻:弦緩,不鳴;弦急,聲絕;唯有急緩得中,才能諸音普矣。處中方能得道,生活如此,修行更是如此。

理則契之 事則練之

  儒家之道統,亦是以中庸之道為其傳承。朱熹云:「中庸何為而作,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。」何謂「中庸」?「不偏之謂中,不易之謂庸。中者,天下之正道;庸者,天下之定理。」在《中庸》一書中,朱熹言:「其書始言一理,中散為萬事,末復合為一理。放之則彌六合,卷之則退藏於密。」此一中庸之道,即是人人本具的心性。本體無形無相,未用之前,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」,所以「卷之則退藏於密」;從這念心起用,能「發而皆中節」,就是合於中道,故「放之則彌六合」。佛法對這一念心性的解釋,更為圓滿究竟:「靜則一念不生,動則萬善圓彰」,講的就是這念心的體和用。

 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生活中、在工作上、在人際關係等方面,都能表現得恰到好處、都能發而皆中節、都能萬善圓彰。如何才能達成呢?從理上契入、於事上磨鍊,在不斷善調中,臻於事理不二的圓滿境界。

  理上要能肯定這念心人人本具,其性不偏、不易,本自清淨、本自具足、本不動搖。不落是非、善惡、好醜之相對境界,以反省檢討日新又新,令覺性現前,使這念心從體起用,行於中道。

不動自性 圓彰萬善

  戰國時代,子禽問墨子:「多言有益乎?」墨子曰:「蝦蟆、蛙、蠅,日夜恆鳴,口乾舌擗,然而不聽。今觀晨雞,時夜而鳴,天下振動。多言何益?唯其言之時也。」此一「言其時」的智慧,不離於日常生活中的不斷實踐,並在實踐中檢討、改正,終能「發而中節」。

  例如,第一次練習炒菜,可能由於火候太過而炒焦了;下一次,可能火候不足而導致菜未熟透。在不斷練習中,漸至拿捏火候恰到好處。剛開始領執事,可能過於緊張而事事保守,不易拿捏言行分寸;在不斷的磨鍊中,時時保持反省、檢討、改正的心,則能讓自己的言行舉止逐漸「中節」,有著恰如其分的表現。練習靜坐,身要放鬆而不得隨便,心要專注而不得緊張。此一不隨便、不緊張的中道,來自於惺惺寂寂、寂寂惺惺的覺性。覺性提起,在事相之作用上不斷善調,便能達到清淨安樂。

  在球場上,球員總是全神貫注地盯著球,每一次的回擊之後,立刻回到球場中央,以便迎接下一個挑戰。以最快的速度回防,揮出最恰當的一擊,往往是贏球的關鍵。生活與修行亦是如此,能時時回到「喜怒哀樂之未發」的中道,不懼挑戰,不斷磨鍊自己的心性,必定終臻事理圓滿、萬善圓彰的境地。

  堅持這一念心,實踐於生活之中,並加以善調,便是常行中道、擁有恰到好處智慧的贏家!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