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爱、色爱是生死的根本,只要有一点点贪爱的念头,将来还是要继续受轮回的果报,所以修习观身不净,来破除我们自己及他人对身体的爱着,以及破除欲爱、色爱的根本烦恼。
在日常生活当中,看见自贪爱的人,我们就会开始打妄想,想那个人的头发很飘逸,身材很匀称,或者面貌姣好、清秀、有气质等,种种念头就会开始念念迁流,所以用“观身不净”的道理来思惟,破除对“净”的执着。不净的观法很多种,例如:五种不净、七种不净、九孔流不净及白骨观等。在此简单举例九孔流不净之修法。
九孔是指两眼、两耳、两鼻孔、口,及大小便道。
依据不净观的道理修习,一次、二次、三次、乃至十而百、百而千,不断反覆薰修,直到任何时刻,看见自己和他人都不会贪着,一点贪爱之心都没有了,这样“观身不净”这个法门就修成功了。
受,就是一种感受。承认接受外面的苦乐境界,这就是受。但众生执着种种快乐的感受,因而起了贪爱,拼命去追逐、占有,就不断地造恶业,将来就要受报。所以,观受是苦,是用来对治众生对“乐”的贪求欲望。
所有的感受可分为三种,一是苦受,二是乐受,三是不苦不乐受,其实所有的感受都是苦的,苦受是苦苦乐受有有坏苦,不苦不乐受有行苦,观受是苦就是了解一切的受都是苦。
除了打坐时可以思惟外,在日常生活当中反覆思惟身心的感受,一切都是苦。如果与观受是苦这个法门一念相应,这样一来,乐也没有了,苦也没有了,不苦不乐也没有了,这些都是虚妄不实的,就离开三受因了。这个苦与乐了不可得,中庸受也是虚妄的,就能超脱凡夫的境界。
我们的心,不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心境,一下子这样,一下子那样,这就是无常。而众生执着一切万物皆恒常不变,而不知此均有生灭现象,所以观心无常,是用来破除众生对“常”的执着。
例如现在口很渴,想喝一杯水 这是一个念头,把这一杯水拿起来喝一口茶,觉得这杯茶很可口,继续再喝一口,就有点淡而无味,再喝就不想喝了。同样是在喝茶的这一念心,前后的心境念念迁流,这么大的变化,这就是无常。
除了观心无常之外,也可观一切万物之生灭。如花草、树、木,或一枝笔、一张桌子,任何看得见的东西,皆有生灭。人、事也是无常,当无常到来的那一刹那间,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、一样东西,可以作为我们生命的依靠,每个人这辈子汲汲营营所追求的一切财富、名利、情感,却在瞬间都有可能幻灭,变成一场空。
生灭就是无常,称为无常观,从早上到晚上,我们的念头都是生灭生灭,念念不住,念念迁流,现在明白了,这就是一个法门,这个无常观的法门可以达寂灭、没有生没有灭的境界,这样就了生死、出三界了。
在这个世界上,任何的人、事、物,皆要具足种种条件、因缘才能成就。既然是因缘和合,就没有一个实质的自性存在,自性就是“我”,所以一切法即是无我。一切现象都是仗因托缘而生,而众生执着一切为实有,所以就用这法门来对治。
我们思惟“人”是由骨、肉、血、细胞等组合而成,具足种种条件才能组合成这个“人”。若这些组合因素散去,“人”也就不存在了。一棵树,要有水、阳光、泥土、根、茎、叶等,因缘合和才能生长。一张桌子,先要有一棵树,再由工人砍伐,运输至工厂,再加工制造等,才有桌子的产生。这些都是观法因缘和合而生,一切色法、心法皆如是观,就能了达缘起性空,与空性相应了,就能了生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