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七茶會學員心得
所謂「靜則一念不生,動則萬善圓彰」,初到時的虛浮不安,已轉化為安定充實的心靈力量。透過禪七,體悟禪宗心法的堂奧,解七茶會上大眾熱烈發言,分享彼此的法喜禪悅。禪七圓滿,帶著清淨心回到各自的崗位,生活中處處皆是道場,積極、光明的人生在握。
心香供養
財政部常務次長、普善精舍顧問/陳樹
禪七中,足踏眼見,如同在清淨莊嚴的佛國淨土。這麼大的佛國淨土,如果沒有大和尚的德行、悲願,真的很難成就。弟子第二次打禪七,每當一心不染時,就聞到一股特別的清香。感恩大和尚慈悲開示法要,讓弟子能體會清楚明白、無念無住無著的這念心,並且學習站得住、站得長。修行,追隨大和尚是最好、最快的一條路。期許大眾燈燈相傳,光光相照,將這念清淨心帶到工作、社會中,讓世界更祥和。
趕路回家
靈泉寺開山會長、工商時報發行人/彭垂銘
從十四年前初到靈泉寺打七至今,觀察、體認到大和尚二六時中皆在定中,一言一行皆恰到好處。何等大修行者,短短幾年內建寺安僧、普度眾生;規模成就如此,非宗匠氣魄所不能為。明心見性、了生脫死的大道理,以及人生終極的問題,從大和尚精闢的開示皆能找到答案,我們比隨侍孔子的弟子更幸福!
中斷十年後,這是第一次回山打七;帶著趕路回家的心情,因此也特別用功。謹以此偈表達感恩:「中台山上中台禪,法門宏開實相觀;堅住正念順覺性,此是世間最上禪。」
本自空寂
中台禪寺護法總會秘書、天祥寶塔禪寺暨普眼精舍副會長/林慈惠
這是第二十三次打禪七,我看到自己的進步。由大和尚開示中,心中有無限的禪悅法喜,從三點坐到八點,不斷的重慮緣真,捨不得下座。
打禪七、聽經聞法,初初覺得是糖,慢慢的不再是糖而是三餐,再進一步則是生命所必須的呼吸;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,也就是本自空寂的這念心,慢慢的在行住坐臥中磨鍊,於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用功。打七的福報是宿世布施供養來的,期望大眾都能把握因緣,精進用功。
更上層樓
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及研究所所長/倪再沁
這是我第一次打七。平日在家,每天只坐五分鐘就趕快離座。現在禪七不能離座,大眾行香時,我沒下座,不是功夫好,而是腿麻得下不來,不過現在雙盤已經可以二十分鐘了。另外,每天修數息觀,夢很少,所以睡得很好。希望以後可以發心寫建築評論介紹中台禪寺,以及協助設立中台博物館。
堅住正念
普廣精舍學員、香港樂道堂中醫診療註冊中醫師/曹美芳
坐禪像「鴨子划水」一樣,表面上坐如鐘,事實上蓋腿布下的腳是否安住,只有自己知道。不過,弟子依著大和尚開示的法要:「心專注不得緊張,身放鬆不得隨便。人在那裏,心在那裏。」不論腳怎麼痛,就是堅住不動,不讓腳跟我做對,七天的腿痛過得去,還有什麼過不去?
有願必成
普賢精舍會長、弘帆有限公司董事長/朱鵬飛
民國八十二年開始打禪七,之後九年未進過禪堂。我告訴自己:每天都是禪七,每天坐三支香。這次來打七,我真的好歡喜,本來身體不好,打完七都好了。傳飛謹記師父開示的每一句話:「發願,就要發最大的。有願必成。」從當初單盤只能五分鐘,痛到掉淚,到現在每一支香都能雙盤,以此和大眾共勉。
超越六十
淡江大學水資源暨環境工程學系教授、中華民國大專青年禪學會會長╱高思懷
禪堂好比一間大教室,中台山就是一所大學,我們每個人都來這裡修課,薰修清淨的出世善法,這門課要突破六十分才算及格。六十分好比六道,突破六十分者就可以超凡入聖。我們非常有幸,能夠追隨名師學習,這堂課的名師就是大和尚,而大和尚的座下還有諸多的講師及助教,那便是優秀的大眾法師。因此只要努力,跟隨著名師所指導的「這個」,保證很快就能通過考試,超越六十,有大成就。最後,至誠懇請大和尚慈悲長久住世,帶領大眾超凡入聖,將佛法發揚光大!
日積月累
逢甲大學經濟系教授、普安精舍護法會督導╱鄭保村
從靈泉寺第一次打禪七至今,已是第十六次,想要坐得住、坐得久,絕非一朝一夕,一定要從平常日積月累不斷地練習。痛,是必經的煎熬,自己曾下定決心熬腿功,有禪七就參加;無論在辦公室、研究室,有機會就盡量盤腿。參加精舍禪修班三年來,初級班、中級班、高級班一再重修,法師開示時,我就腿一盤,專心聆聽。因此這次腿功進步了,自然禪悅法喜。最後以一偈「廬山煙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,到得原來無別事,廬山煙雨浙江潮」與大眾共勉。
見山是山
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╱高秀蓮
因爐香讚的清淨梵音觸動,喚醒心底深刻記憶,學佛後,這一生彷彿過了三世:未聞佛法時,二十年如一日的教學生涯──見山是山;開始學佛時,世間法與佛法的鬥爭期──見山不是山;後來發現佛法和世間法原來是同一件事──見山還是山。雖然彷彿過了三世,心是原來的心,但現在心裡還多了一尊佛,和一盞燈,燈燈相傳的燈,我覺得好有福報以此為法名──傳燈。個人雖頂著藝術家、教育家、研究學者的三重頭銜,但現在的我,好簡單,就是一個──修行人。身為一個藝術家,習氣很重,竟也能這樣一路走來,證明佛法實在太了不起。
覺性,站起來!
陽明大學牙醫學系學生、中華民國大專青年禪學會執行祕書╱黃泰翔
雖不是第一次打七,腿仍然痠痛;一旦痠痛沒了,就是昏沉;昏沉沒了,接著又是妄想。於是思惟著為什麼煩惱妄想那麼多呢?其實,只是自己已經習慣住在煩惱當中,習慣住在妄想當中;因此,只要它一來,就去理它,這就和它相應上了,因此揮之不去。所以,不喜歡腳痛,就不要理它,什麼都不理以後,大休大歇,一種從未有過的寧靜感覺油然而生,好舒服,好輕鬆!平時我們一感到無聊就想出去玩,想逛街、打球、買東西,為的是想找一個地方把心放著,彌補空虛,殊不知這顆心早就已經放好了,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。很感謝大和尚給我們這個機會打禪七,重拾本心。最後以一句話與大眾共勉,「覺性,站起來!走出去!因為有你,我們可以為人生開創一條康莊大道。」
照顧自己
台北大學司法系學生╱蔡書涵
你我都曾回答關心我們的人說:「我長大了,你們不用擔心我!我會照顧自己。」但大和尚教導我們,真正照顧好自己,就是「只起善念,不起惡念;只做善事,不做惡事。」今後,我真的可以告訴別人說,「我以後一定會好好的『照顧』自己。」感恩法師們一直以來對我的護念,讓我從一個叛逆的孩子,變成一個找到家的孩子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