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3
 
本期主題:廣修福慧菩薩行







論云:「欲成佛道,凡有二門:一者福德,二者智慧。」
菩薩行者,於日用中勤修萬善,培植福德;
返照自心,增長智慧;
自利利他,福慧廣積,一步一腳印,邁向成佛之道。


修福修慧 成就道業

文/普林精舍大乘解行研經班學員 法怡


  「福德,在廣結善緣中成就」,未成佛道先結人緣!以前認為學佛就是關起門來誦誦經、自我修正就好,不懂得要福慧雙修,及把握因緣、善用因緣、廣結善緣來成就道業。現在則能了解到學佛除了上禪修課,還要懂得把握因緣布施時間、體力出坡作務。

  每次出坡作務與不同的師兄共事,每個人因背景不同,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專長,因此在共同發心的坡務中呈現出不同的狀態。自己也從中學習如何與他人分工合作。從一開始的我執堅固到異中求同,了解到懂得接受不同的意見才能完成坡務;知道每個人的想法亦是眾緣和合,緣起性空,如此才能放下、得自在,習氣也得以修正。學習敬慈和真四箴行,待人處事方能圓融;秉持「功德歸三寶,好事給他人,壞事自己反省檢討」的心念,就是自利利他的一種表現。

  有次在中台主體殿堂裡,突然發現一位年長者隨團體上樓參訪時,卻獨自下樓離去,詢問是否需要幫忙,長者只是詢問了出口的方向。仔細觀察發現,原來是長者行動較不方便,一般人因為行動自在、自主,所以比較不會特別注意行動不便者。正如年長者在參觀途中卻步,是因為不想讓別人等待,所以先行離開。

  從這件事,體會到修行就是一種細行,關照、服務別人的同時,亦是照顧自己的念頭。透過覺察、覺照、覺悟,反覆練習,修正行為,在發現問題時就能較圓滿地處理。

  發心服務,其實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,在每一次的執事中,都能看見自己的起心動念和缺失,但也藉此因緣自我用功、增進道心。如同老和尚教導的「福德、教理、禪定」三環一體,把握當下廣結人緣、善緣、法緣,培植福田,廣積福德資糧、發廣大菩提心,來成就自己出世間的功德法財。

  菩薩修六度萬行,藉由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」來自利利他。「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,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?」當以願導行,以行滿願,古德云:「道人若要尋歸路,但向塵中了自心。」在佛、法、僧三寶中來提升自己,聽經聞法,具足正知正見,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,護持佛法,成就道業。把握學佛的因緣,多在因上努力用功,方能圓成佛的殊勝果德。



單元首頁